一位從事教育的姊姊說過,通常父母在選童書的時候,都是在找自己喜歡的畫風與內容,孩子能不能接受,都是看了以後才知道。有時買童書會偏食,父母可以試試看自己沒接觸過的或是"自己不喜歡"的書,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。辦張借書證是個很不錯的做法。

這點讓我想到,我自己去書店買書,我以為BOY會喜歡的,買回來之後他看了一兩次就不再碰,而他自己選的畫風,他卻是百看不厭。例如「孩子的智慧行囊06:小種籽、小羊和蝴蝶」與「孩子的智慧行囊01:花城、湯姆爺爺」。

系列6是BOY兩歲的時候選的,我記得那時他非常喜歡羊,學羊叫的聲音也非常像,我們到書店選書,他一眼看上就要了。尤其「小種籽」,BOY幾乎能跟CD講的一模一樣,剛開始上學時,BOY是屬於辦公室班的,也就是由辦公室老師帶著的孩子,他發現學校有這本書,老師鼓勵他看,他打開書之後開始唸,老師以為我讓孩子唸認字班,其實不是,是BOY天天聽天天看的結果。

系列1是老公帶兩個孩子去逛書店,也是BOY自己挑的畫風,他看不懂內容,只看了封面的圖就說要,買回來之後我們發現其內容對四五歲的孩子來說有點深奧難懂,不過BOY一再的要求我們講這兩本故事,現在已經能明瞭故事內容,而且百看不厭。

孩子看書,先看圖,書中的圖畫如果表達清楚明確,顏色豐富,對孩子來說應該都是上選。

家中的藏書不多,雖然孩子每個星期五從學校借回一本書,但是對於每天要求說一兩本故事的BOY來說,有點供不應求。而我也喜歡繪本,喜歡不是因為我有研究,只是單純的喜歡看美麗的圖與毫無心機的內容。

所以這陣子一股腦兒的栽進網路,不斷的尋找童書,很難去形容我想要的書,所以找的很辛苦。

早上,鄰居一位大嫂從大陸回來,他說要給我一套漢聲的故事書,我以為是借我們,開心的回說我一定會珍惜,等看完再還給他。結果她說:「我兒子已經升國一了,根本不看這些書,妳拿回去給孩子們看吧!」

就這樣,不到十分鐘的時間,我們突然擁有了三十五本故事書,我快樂的像小鳥一樣要飛起來。細細擦拭每一本書,發現其中幾本曾經在餐廳在朋友家閱讀過,當時就非常喜愛,如今能擁有它們,一定分外珍惜。

BOY放學回來會不會比我還開心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udreyk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