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懷孕之後,當BOY生氣時,身為他媽咪的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哄他,因為,他的情緒反應變化得非常極端,而且,比從前更為火爆,之前會氣的趴在地上哭鬧,現在甚至會出手打人。(但目前打人的對象只限定父母,尤其是把拔)

我嘗試過兩種方式,一是微笑面對,不為所動,問他生氣的原因,然後試著轉移BOY的注意力,期望他能像從前一樣,立刻轉換為笑臉。一是板起臉孔,告訴他這種行為是不容許發生,生氣可以宣洩情緒,但是不可以打人。

誠實的招認,我老公是「愛的教育」秉持者,堅持不打孩子,從來不會有想打的衝動,或是以作為懲罰孩子。而我,雖然小時候被父母打過手心打過屁股,可是我也不贊成用打孩子的方式來警戒孩子,但是有時候﹝極少的時候﹞還是會忍不住打孩子的手心。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,常成為我們夫妻倆討論的經典話題,因為老公非常不能苟同我這種孩子的行為,他堅定將會造成不良影響。

前天晚上,我們從媽媽家回自己家的路途上,BOY睡著了,剛好,時間也不早了,否則兩三天不見他的玩具,一到家他肯定又要玩各把鐘頭,老公跟我都很累了。趁著BOY睡著,老公突然說了一句:「你有空問問AA,他兒子動不動就打人,是不是因為AA都用打的方式教孩子。」「你的意思是說,因為我有時會打兒子手心,所以造成他現在會打人?那我小時候被父母打,現在怎麼不會動不動就打人?你為什麼不說你們()寵壞了他?」「我不是說這是絕對,我只是猜測是否有關而已。而且你那麼小的時候的記憶現在也不記得了。」悶不吭聲的我,一路氣到家。

一到家立刻抱BOY上床,怎知雞婆的我,看見兒子睡著還不死心,硬是要對著熟睡的兒子說說心裡話,然後又親又抱的,最後還塗抹藥膏在他臉上的兩個包包上,就這樣,小子被我吵醒了。閉著眼睛大哭要媽媽,我躺著抱他哄他,可是他不領情,非得爬上我的肚子,然後要我起身抱他到樓下去,我以為他只是鬧覺,繼續哄他,怎知BOY坐在我肚子上跳呀跳,硬是要我起來,被他這麼一鬧,原本疲倦的我更是火氣上身。

BOY並肩坐在沙發上,看著下了班的老公忙東忙西,而我卻無法幫忙,想著一直以來忽略的肚子裡的小寶寶,看著胡鬧完畢後還依靠著我坐在沙發上的BOY,莫名的無力感湧上心頭,眼淚就著麼簌簌地流了下來。我氣自己不會教孩子幹麻生孩子,我氣自己沒能力幹麻還要懷老二,那我不是誤了兩個孩子一生?腦中許許多多的自責,又更加劇了身體的不適。

一句話也沒說,拖著疲憊的身軀上樓,天真的BOY仰著頭對正在爬樓梯的我說:「媽咪,你累累啊?不舒服啊?媽咪先睡,媽咪晚安!」我嗯了一聲,也對他說:「寶貝晚安,和把拔早點上樓睡覺。」又聽見他和把拔開心的對話。

真的是我的錯嗎?是我一開始就不該開先例打孩子的手心是嗎?所以我現在要花雙倍的時間去矯正BOY一生氣就打人的偏差行為,我必須自己承擔這些後果是嗎?我還是很生氣,氣到現在…(待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udreyk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