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設計師帶系統櫃商來測量,我發現有很多問題耶!


設計師是理想化人物,系統櫃商乃實際派代表。設計師的設計,在考量客戶需求與理想之後,爲了追求個人完美而努力奮鬥。系統櫃商則處在客戶角度,帶給客戶動線流暢、好收易取的空間,並設法解決(推翻)並達成設計師的夢幻境界。


昨天光測量一樓就花了一個小時,大部分的時間在討論與讓步。由於系統師父經驗豐富,他很勇敢的對稱呼「老師」的設計師表達他個人意見,否則他大可將設計師的圖完全呈現,不做任何修改,簡單省事。這情況之後,極可能出現客戶使用上不順手,或是與想像(目前我就完全沉浸在幻想之中)大相逕庭。(我好害怕這情況發生,不斷的問,不斷的想,又不停的一直問)


這位師父在我的備餐台、吊櫃與電器櫃上下了極大的功夫!因為設計師畫出來的餐台與吊櫃高度相同,他看完圖之後,問設計師:「老師,依這樣的尺寸做下來,吊櫃很有壓迫感耶!」設計師說:「如果尺寸改變,整體看來會不協調。」因為他堅持從客廳方向望去,餐台與吊櫃中間的空間是橫向長方形,如果改變尺寸,看起來像正方形,不好看。設計師說的沒錯,他必須考量整體的美觀與和諧。「不然吊櫃少兩公分好了。」設計師說。「老師,少兩公分看不出來啦!」系統師父為難的說。為了這個點,突然片刻寧靜。


「我的身高165公分,做事的時候,檯面高度大約要95公分最為舒適。以目前的流理台八十幾公分的高度對我來說,我得稍微駝背。」當我出口的時候,我發現系統櫃師父鬆了一口氣。


「可是這樣的高度幾乎要算吧台。」設計師說。他的理想,是孩子可以趴在(當然不是整個人趴上來)餐台上看我做事或是幫忙,餐椅轉向又可以當成早餐檯。這主意真不錯,但是我還是偏向做事順手,畢竟餐桌才是我們家主要的活動空間。


另一個爭執點是電器櫃。設計師說電器櫃的厚度一‧八公分即可,為求空間感。系統櫃師父堅持要二‧五公分,才會堅固耐用又「好看」,這是他第一次堅持要顧及好看。設計師說一‧八公分剛好,系統櫃師父說二‧五公分才好用。設計師說二‧五公分會將預算提高,系統師父說這樣才用得久,免得以後後悔。我想可能是因為我說了我會把烤箱換掉,老爺又隨口問專業用烤箱有多大,所以師父才認為「粗才耐用」,不然會垮掉。


三樓房間也是在測量時發現美觀與實用無法蒹得,取其平衡點後,孩子的房間也終於測量完畢。有書桌、開放式書架、門片書櫃、大抽屜和衣櫃。測量書架的時候,卡在「深度」。取來BOY目前最大的一本書的寬度加兩公分,設計兩隔大書架,擺放較大的書本,年紀越長,書本越小,大書架可擺放其他東西,屆時孩子也長高了,可將書擺在上頭的書櫃。


大抽屜可放置摺疊衣物或玩具,等同五斗櫃。而衣櫃設計為吊掛式,並有層板作為隔間。目前孩子自行掛下層,上層放棉被,將來可對調放置。


至於床的問題,就傷腦筋了。因目前BOY的床尺寸是3.5*6.2,可以翻滾也可睡兩人,雖看中IIEA的坐臥兩用床作為小乖的睡床,但尺寸只有99公分(床框),相當於床墊只有90公分左右,也就是三呎。這一差大約有15公分,睡起來還是覺得有些彆腳。也到了環中路看兒童家具,乍看之下感覺新鮮有趣,但回頭想想,選個簡單大方的單人床,既耐看又耐用。我們會考慮IKEA的坐臥兩用床以及兒童家具,也是看在床底下有兩個至三個大抽屜,因為收納是目前最欠缺的。


從十點到十二點四十分,初步測量完畢,設計師給了我一系列清單,要我做篩選的動作,等系統櫃商與棚架估價完畢,相約下一次討論。如果不是因為設計師下午要教氣功,我想他可能會被我留下來繼續討論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udreyk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